视神经萎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脊髓损伤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很多人 [复制链接]

1#

脊髓损伤是最严重的伤残之一,残疾不仅给脊髓损伤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不便,而且给他们的心理也造成巨大的精神伤害。因此,在康复工作中,不仅要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躯体方面的康复,而且应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

根据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后所表现出来的认识、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我们将脊髓损伤后的心理障碍类型划分为:抑郁型、焦虑型、愤怒攻击型、依赖型。心理护理时应尽可能根据脊髓损伤患者心理不同的特点给予疏导。

抑郁型:在发生截瘫后,患者一时不适应,产生抑郁状态,轻者安静,抑制不愉快,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较严重者持久闷闷不乐、忧愁、沮丧、注意力记忆力减退,还有些患者自卑、自责,带有自杀念头。

医院

焦虑型:有些患者对自己残疾产生焦虑情绪,以至出现植物神经系乱症状,如便秘、心悸、早搏、贲门幽门痉挛症、颜面潮红、双手、面部出汗,严重可出现呼吸窘迫症状。

愤怒攻击型:患者对自己残疾不压抑而是攻击行为,大吵大闹,摔打物品,撞击他人或毫无顾忌地行动

依赖型:患者自以为自己是个废人,完全依赖别人生活,不去做任何训练,或因训练时发生挫折而放弃中断锻炼。

对于抑郁型和焦虑型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用体贴性的语言告诉患者“你刚受伤,病情正处在急性恢复期,现在不是先考虑能否恢复的时候,应集中精力为脊髓恢复创造条件,否则不好的心情会影响病情的恢复。”

医院

同时,对患者正面解释和指导一些有关脊髓损伤的知识,告诉他们“神经恢复比较慢,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观察自己的病情变化,不是以天来计,而是以月和年来计算。在护理过程中关心和注意患者的每一个动作,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对于依赖型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家属也要懂得“放手”,治疗过程是艰辛的,毕竟谁也不能代替他。

脊髓损伤患者要走出心理阴影,接受终身残疾这一残酷现实。掌握和了解自己病情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自我护理是一种为了自己的生存、健康所做的必需的努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重新认识自身的能力和社会价值,寻找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建自己的新生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