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互联网诊疗迈上新台阶 [复制链接]

1#


  12月14日,医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院在互联网诊疗和智慧医疗服务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据介绍,今年1月1日至11月30日,医院医院年度诊疗服务量提前完成,网上诊疗突破50万人次,咨询服务突破万人次。发布会上,还举行了数字胶片“云影像”上线仪式。


  医院医生通过互联网诊疗系统查看“云影像”。李家鼎摄


  年12月27日,医院医院获批资质,年2月10日,开展了免费的互联网医疗咨询服务,3月10日医院正式上线运行。医院智慧医疗服务以“直击痛点、众筹共享、便捷高效”为宗旨,开展互联网诊疗,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为百姓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宣教、疾病诊疗、康复指导全周期闭环服务。


  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雷平介绍,目前医院上线科室42个、医生名。年1月1日-11月30日,日均接诊量达到人次,累计线上接诊患者突破50万人次,咨询服务突破万人次,线上处方量累计达到27万余张,药品快递包裹近7.5万份,出院患者随访复诊达人次,入户护理超人次,专病管家服务患者超人次。


  据介绍,医院医院的上线,使得首诊病人比例、疑难病例、外地患者大幅提升,不仅增加了线下服务“新空间”,让更多首诊患者享有现场的当日门诊号源,让互联网诊疗催生创新的服务,也让便捷共享、绿色环保的智慧医疗服务深入“寻常百姓家”。截止目前,已开通免费咨询、线上复诊、健康宣教、精准分诊、检查预约、药品配送、入户护理、“云”影像、专病管家等近20项线上服务。通过服务模式创新升级,诊疗服务量遍布全球,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海外患者分布于美国和英、法等欧洲国家部分地区,药品快递覆盖个城市。


  “专病管家”是以多学科协同诊疗为核心的慢病管理新模式,5月19日率先开展了全国首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炎症性肠病(IBD)专病管家服务,签约服务55位患者;8月推出视神经脊髓炎、重症肌无力专病团队问诊,截至11月底累计服务患者超人次,自免肝、糖尿病减重等管家将于年陆续上线。


  “入户护理”服务,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方面的护理服务。目前开展17项入户服务,除了11项基础护理操作,还包括伤口换药、造口护理、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处理、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治疗6项专科护理,累计全年完成入户护理服务人次,入户服务项目达项。


  为解决重点困难人群看病难问题,医院将延伸医疗服务、延续护理服务,由医护团队共同为出院患者提供个性化、专业的咨询问诊、康复指导、线上复诊等11项病种的院后康复管理服务。截至11月底,已有10个科室开展服务,累计服务量近人次。未来也将
  随着近日“云影像”的上线,一个小小的
  “户外自助服务区”的投入使用,对就诊高峰时段的患者和家属进行合理分流,改善了门诊人流密集的状况,提高了疫情防控水平,切实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医院服务部在原有电话、网络自助“五位一体”预约服务的基础上,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便捷、集约、共享、可视的公益性信息客服中心暨“智慧看病分诊”平台,为广大患者提供了诊前分诊咨询,提高了效率。截至11月底该平台在线服务量已超过万人次,大大缓解因医疗信息不对称导致百姓就医难的问题。


  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年医院医院信息化升级与互联互通建设项目,最大程度实现院内数据和平台建设的标准化,数据集和、共享文档实现了患者全息视图的实时调用,支持医护人员对患者历次诊疗信息的查阅。7年来,医院致力于智慧门诊、智慧住院、智慧护理、移动查房、医院智慧服务和管理的探索,年,医院将在面向医生精准诊疗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便捷就医的“智慧服务”、医院精细化的“智慧管理”上实现互联互通、资源整合、数据共享、运营闭环,运用信息化手段年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过程当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医院党委书记张建宁表示,该院将切实把“学党史、悟思想”的学习成效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具体举措,继续本着“育医学人才、惠民众健康”的宗旨,紧盯百姓需求,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优化就医流程,减少交叉感染,解群众就医难题。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天津频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