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陈贵清是武汉市新洲阳逻开发区春风村居民,因为遗传疾病双目失明,虽然在黑暗世界中摸索,他却把日子过得有条有理、有滋有味。
近日,记者走进春风村。这个小村子沐浴在初夏的阳光中,宁静而闲适,村里的道路干干净净,家家户户门前后院都养着花儿,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派自给自足的田园风光。
走进陈贵清家的后院,只见15平米的院子里,用砖头、石块垒出了几个规规整整的长形方块,每一畦都种了蔬菜,土豆、大蒜、蚕豆等生机勃勃。村里的施会计竖起了大拇指:“他虽然看不见,但他的菜园,整得蛮好。”
陈贵清从小患有眼疾,小时候总感觉发晕,到医院治疗,医生诊断为先天性视神经萎缩。年,29岁的陈师傅带着母亲来到武汉,在江汉区天门墩社区附近拾荒,后来视力越来越差,看东西越来越模糊。陈师傅告诉记者:“我30岁就瞎了,我的父亲是这样,到我这里就严重了,小时候在农村放牛,牛要是走远了就看不到。我在武汉待了十多年,年回到春风村就一直到现在,没有走了。”
陈贵清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陈贵清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他告诉记者,家里电器坏了,他自己摸索着维修;屋顶瓦片破损,他也尝试着修缮,“哪里坏了我都自己办得到,电线也是,这里不好插电饭煲,我就走根线这里插电饭煲。电话线也是我自己牵进来的。村里对我很好,但我不想给村里添麻烦,我自己可以弄。”
陈贵清说到村里对他很好时,不由得笑得合不拢嘴。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他老有所居、食有所安,生活有保障,“政府对我很好,我之前有低保,我又是个孤寡老人,给我办了一个特困,我还有养老保险,这都是党的政策好。”
谈及国家对残障人士的政策福利,陈贵清老人很感恩
助残政策暖人心,陈贵清自己也更加热爱生活。他说,看不见的日子,会有遗憾,但盲杖就是他的眼睛,他一样生活得开开心心。陈贵清眼盲心亮、坚强乐观的心态感染了街坊邻里,大家都说这个盲人“蛮扎实”,邻居陈爹爹:“一点儿都看不见,什么事情他都自己摸着做,都是他自己搞,太了不起了!”
世界虽然向陈贵清关上了光明的门,但他自己却撬开了一扇窗,凭借自己的乐观和努力活出了精彩人生。
(湖北台记者:李雅琴、李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