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廖仕祺
通讯员周珊
“医生快帮忙看看,我的眼睛怎么睁不开了?”7月5日一大早,71岁的高婆婆在家人搀扶下医院·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门诊,看诊过程中她努力用手指撑开双眼,才能勉强与医生沟通。
经过详细了解患病经过,接诊专家龚丹群副主任医师才知道,老人半年来都要这样依靠外力支撑双眼才能勉强看一会儿。由于反复接触,眼睛被细菌感染,分泌物增多,上下眼睑反复黏连,为此高奶奶还接受过“螨虫”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直到睁眼时间日渐缩短至三秒,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老人这才告诉子女。
龚丹群发现患者高婆婆的双眼睑有明显晨轻暮重现象,经及时完善神经科查体及实验,结合疲劳试验、新斯的明试验、肌电图重复频率电刺激检查均为阳性的结果,高婆婆被诊断为典型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龚丹群解释,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重症肌无力中最常见的分型之一,它以肌肉神经受损为重要表现,常因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引起上眼睑下垂,可同时伴有斜视复视,晨轻暮重、休息或服用胆碱酯酶类抑制药后可减轻。但如不积极进行有效干预,重者可致眼球运动明显受限、眼球固定,甚至会加速病情恶化,致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好在经功能神经团队的及时诊断,制定了改善肌无力及免疫调节等对症治疗方案,次日,高婆婆已能自如睁眼。
“累得眼皮儿都抬不起来,可能不是单纯的生理疲劳,尤其当出现晨轻幕重特点时,须警惕重症肌无力找上门。”龚丹群提醒,常感疲劳无力的人群,应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