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211018/9574043.html导语:高血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帮凶”。高血糖状况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斑块的形成。
很多人认为,高血糖是“老年病”,而事实上,高血糖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近年来越来越年轻化,而高血糖最应该注意饮食调节。
有一些人认为喝了小米粥以后血糖会快速升高,还有一些人认为喝小米粥对血糖影响不大。那到底哪种观点正确呢?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01关于高血糖
一、多饮:由于血糖的升高,体内大量水分丢失,血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从而出现口渴症状。
二、口干:喝水明显增多,小便次数及其量增加,体重下降,也可能提示有糖尿病或血糖高。
三、全身乏力、失眠、大便干结:血糖高时,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利用,可以出现全身乏力的情况。
四、多尿:患者血糖高,尿糖也升高,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导致尿液排泄增多,尤其晚上有些患者会起夜很多次。
1.下降免疫系统
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不能充分的利用葡萄糖,大部分没有被利用的葡萄糖,会跟随着尿液快速的排出体外。
为了能够让身体的能量保持充足状态,会从蛋白质以及脂肪里面来获取能量。从而降低了免疫系统,主要表现为身体消瘦、全身无力等。
2.伤害肾脏
高血糖可影响肾脏血管,增加尿液中白蛋白排泄量,导致大量白蛋白尿和血肌酐水平升高,最终引起肾功能衰竭。
这种情况下,需通过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因此,高血糖患者需定期复查尿白蛋白,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避免病情发展。
3.视网膜受损
血糖持续升高的过程中会导致神经、血管等发生病变,而眼睛周围的血管、神经受到损伤。同样有可能在功能下降的过程中,而出现了视力下降表现。
不少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出现了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病变,也跟持续的高血糖有关。
不一定。
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但糖尿病一定是血糖高。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身体里面胰岛素缺乏或者是不能起到正常的作用,引起的一种代谢的病。
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明显的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叫三多一少,有些人没有明显的症状。比如外伤、高热、急性心脑血管病的情况下,会出现一过性的高血糖。
应激性高血糖是机体对应激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当应激因素解除后血糖可以恢复到正常。血糖高大部分都是糖尿病,但是需要除外应激性高血糖。
02喝小米粥对人体的好处:
1.补充能量
小米粥的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1等,这些营养元素是人体所必需的物质。晚上喝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2.健脾开胃
小米粥当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道的蠕动。对于早上刚起床后没有食欲的人,有很好的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好处,早上喝小米粥有很好的健脾开胃的作用。
3.促进发育、保护眼睛
小米中含有一般粮食中不含的胡萝卜素,它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对于人体健康和细胞发育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胡萝卜素还能转化为维生素A,对人的眼睛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它还能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免疫功能。
4.美容养颜
小米粥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对于对抗人体内的自由基有着很好的功效。如此一来,它就能够减轻人体额头上的皱纹,以及脸上的色斑和色素的沉淀。
5.降低血压
小米粥富含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烟酸、镁等多种营养成分,它们能够抑制血管收缩,降低血压。尤其是平时身体较为虚弱的高血压患者,更适合用它来调理。
03经常喝小米粥,到底是会升高血糖,还是能降低血糖呢?建议了解
中国农业大学沈群教授团队曾进行过一项研究发现,小米直接蒸煮20分钟和煮成粥的GI值分别为64.4和93.6。
单论GI值来看,喝小米粥的确和糖水的升糖指数差不多,特别是一些煮的较为软烂的。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并不是完全不能喝小米粥。
《营养前沿》里面有一项研究指出,小米对于二型糖尿病的管理以及预防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
但是话又说回来,小米的升糖指数确实不低,是属于高升糖食物,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血糖是升高还是降低和小米所呈现的形态有很大关系。
当小米煮成粥以后,淀粉会随之糊化,进入消化道以后也会更容易被肠道吸收。经常吃也就导致餐后血糖出现升高现象,所以说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吃小米粥。
由此,就得出了结论,虽然小米能一定程度上预防血糖,但是吃小米粥会导致血糖的升高。所以对于高血糖的人而言,平时还是应该注意适量。
04平时生活要如何保证血糖水平?
1.规律运动
有规律的运动可使肌肉组织和其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减轻糖尿病患者体内组织对胰岛素的对抗,增加对糖的利用,改善代谢,使血糖下降。
所以,糖尿病患者可适当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来进行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2.健康饮食
饮食过程中尽量少吃高卡路里、高糖的食物。许多人喜欢吃各种甜点,糖类物质摄取过多最直接的影响是血糖值上升。
注意饮食健康,限制糖类物质的摄取,不仅能延缓身体老化,还能保持血糖值稳定,避免血糖值过高引起糖尿病。
3.多喝水
降低血糖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保持体内水分。人体脱水时,抗利尿激素会使肝脏内的肝糖转换为血糖。
肾脏则会试图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血糖,过程中你会进一步失去水分。故而,经常喝水可以降低血糖水平,降低罹糖尿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