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眼病!快,这有个厉害的老中医!踏访位民间中医(75)郑州雷执信:隐藏在物流公司的80岁大医
——以下正文——
1
这又是一篇提前发布的采访。
因为,大家都知道,专门看眼病的中医很罕见。
以至于,面对好多粉丝的求助,大公鸡都无人推荐。
感谢介绍人叶先生提供的线索,并一路指引。
年的7月28日,大公鸡不仅找到了专门看眼病的祖传中医,还是一个隐藏在民间的大医!
年7月28日,尽管郑州刚刚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灾,交通各种不便,大公鸡还是决定前往,只为拜见一位专门治疗各种眼病的老中医,只为一探究竟。
那天,我们在西安采访完武耀成老师后,从西安北站搭乘高铁到达洛阳站,找到停放在洛阳站的私家车,一路直奔郑州而来。
雷执信老先生知道我们要来,特意下来引领,说物业刚刚把电给修好,已经断电2天了,上楼的电梯也被水泡坏了,得搭乘前面的物流公司货梯才能上楼。
和其他民间中医很不一样的是,雷执信老先生的诊所,居然是开设在当地一家物流企业的办公大楼里。
原因是该物流公司老板为了感激雷执信老先生治好了他家人的疾病,把老先生请到了公司里,以给员工调理身体的理由,无偿的给老先生提供了诊疗场所。
在此,向这位支持民间中医的物流公司董事长杨志萍致敬!
2
采访时,大公鸡发现,雷执信老师的方言有点难懂,在此特别感谢介绍人叶先生的全程陪同和翻译。
叶先生说:“我曾经也是老师的患者,经亲戚介绍来他这里进行治疗,治好了从小就困扰我的求医多年都没有治好的脾胃虚弱!”
雷执信,年生人,现年80岁,祖籍河南省巩义市沙渔沟村。
“我是雷氏祖传针灸第三代传承人。”
雷执信老师说:“我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从小听我母亲讲,我的爷爷雷荣轩大约在年就开始在河南的郑州市、陕西的宝鸡市等地做游医了,期间不断拜师学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雷氏针灸体系。”
家父从事景德镇陶瓷生意,当时也是河南富甲一方的大商,后因为历史原因被打倒,随后回到老家农村定居。
“母亲张喜香随公公学习了家传针灸手艺,那会我母亲在乡间也很出名,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称呼母亲为村头会看眼的老婆儿,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尤其擅长调理眼部各种疾病,如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
雷执信说:“在动乱年代,母亲就靠针灸手艺在家中出诊,给邻里乡亲看病帮忙,补贴家用。”
“我本人大约是在七岁开始随母亲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的,记得当年,每天放学回来就帮母亲拔针行针,晚上背诵中医经典。那会因为年轻手快,入针痛感小,患者逐步接受并让我取代母亲上手医治!”
在此过程里,雷执信积累了大量临床实践功底,经过大约七年的学习实践,他已经基本掌握了家传绝学。
3
“我第一次独立行医,大概是在14岁那年,当时邻村一户孩子因为误食过多玉米,拉不出来,腹胀如鼓,请母亲出诊。那时我已学成,母亲便派我前去,我诊断为肠梗阻,就在其肚子上扎了几针,不出一个时辰,他就有便意,拉出来一大盆,随即就康复了。”
“从那以后,我便开始了自己的行医之路。”雷执信说。
“20来岁时,因家贫,想闯出个名堂,便去西安矿山机械厂投靠亲戚,期间矿长有肘关节问题拿不住水瓶,让我一次就给治愈了,大为惊奇,就把我留在他身边,在矿上挂名工作。”
“在西安的数年时间里,为当地许多领导解除了自己或家人在当地求医许久都未曾治愈的病痛,他们都啧啧称奇。但是那会儿家人观念传统,不同意我外出闯荡,只能回到农村。”
雷执信老师回忆说:“30来岁时,由朋友引荐,来到郑州闯荡,在五里堡一个卫生院,就是从前名叫东方康医院,坐诊,当时城里人穿的确良,我穿漏洞补丁布袄,无人看得起。”
“只见诊所里有骨科,耳科……唯独没有眼科,我便开设了个眼科,在此坐诊。”
“第一位接诊的患者是从别的在针灸科室转来的,他骑车迎风流泪,不敢见光,且久治不愈,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眼病。其他大夫想考验我,拉他在我处就诊,我经过简单诊断,在眼部、头部扎了几针,入针未拔,便叫他站在迎风口,任凭风吹,他的眼睛都不再有任何不适,从此一针扎住了质疑我的同行。”
4
“第一个令我人像深刻的病人,是81年义马矿务局运输队长赫石头的儿子。当时他抱着刚从医学院接出来的3岁儿子,和妻子一起来我处看病。据他说,小孩开始时胃口不好,没精神,卧床一段时间,下肢就不会动了。医院治疗一个月,医院住院两月,没有见效。医院求治,准备给孩子做腰穿,这时有个好心人觉得孩子太小,不让他们做检查,就推荐到我处。”
“我把孩子放在床上,诊断了他的手筋以及眼睛,判断他为中焦脾胃失和疏落神经引起的下萎症,可以治好。”
雷执信老师说:“听到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夫妻俩当时就下跪求我好好诊治,并道“我的孩子有救了”。夫妻俩当场许诺,若是能救活他的孩子,给我元的感谢费。我在小孩的肚子上扎了六针,又分别在其下肢后背上针刺。”
“治疗结束后,小孩就可以下地活动了,并且开口要吃的。我让其家人买了炼乳和鸡蛋糕给他吃。他母亲开心地说道,已经好多天没有见孩子好好吃饭了。”
雷执信老师说:“后面一共扎了四次,小孩已经恢复正常。孩子父亲非常感谢我,凑足了元非要塞给我,并说余下的块,过几天随做好的锦旗一并带到。最终我只收取了他2块钱的诊疗费以及他为我写的“银针虽小治大病,手握银针暖人心”的锦旗。”
“见我无论如何不收钱,他带着孩子郑重地为我磕了个头向我表示感谢。”
雷执信老师说:“我不是个见钱眼开的人,那会一个人正常的月工资只有几十元钱,如果我贪图钱财,一生里有很多这样的财路,我早就发家了!”
5
“那时候我年轻气盛,又精力旺盛,总想闯出个名声,把大量精力都投入工作中,导致我三十多岁时头发就白了。所以很年轻的时候,初次见面的和熟识的同龄人就都称呼我为雷叔,小孩子见我都喊爷爷。”
雷执信老师开心的回忆说。
“但是,问题来了,那时别人一个月50来块钱工资,我就能挣多。但随之而来的,是其他科室患者越来越少,我的门庭若市,引起其他大夫的不满,最后他们举报我没有郑州的行医证不能在此行医,因为那会政策是持有乡村医证的人,不能在市级单位里行医,我心高气傲,不想在此受气,便提出了辞职。”
“临走前,记得那时大概约年,有个叫海氏(音译)的美国医学博士,来中国考察针灸和推拿,当时行程定了广州天津和郑州,来郑时,院领导要我以针灸接待。我主要以拿手的眼科为他示范,他一行的几位有眼干、眼涩,视物模糊不清等问题,针后都立竿见影。”
“这位洋人对在场的病人进行了详细的问询与观察,对我的针灸技术佩服的五体投地。当即表示要我跟他去美国,连待遇都开好,要我一周上一天班,两天去学院教课,吃住都给我安排好。等他忙完行程,回去安排妥当叫翻译来请我。但是那会我受人排挤,无心其他,而且也不想出国,没等他回复,因为那会没有电话,也没有联系方式,我便离开了郑州。”
“离开郑州后,我又辗转到了平顶山市,在此治好了一位工商局长,在他的帮衬下,替我办好了行政手续,这期间,我也明白了,现在社会对传统中医的打压,不是简简单单会给病人看好病就能求生存的现状。从此低调了很多,我才在此处安静行医十来年。”
6
“在平顶山这段期间,治好的各种怪病,各种奇妙经历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雷执信老师回忆说。
1、经脉反上的姑娘,就是那种一来月经,就得红眼病的;
2、才4岁的姑娘,急性视网膜脱落,突然暴盲,我敢独立为她扎针;
3、20来岁还尿床,无人敢娶的大闺女;
4、十几年不知道香臭,嗅觉失灵,让我几次调好的少年;
5、睾丸积水在手术室签好责任书,准备当“太监”的小伙子,让我三次扎好,现在子女圆满……
雷执信老师说。
“越是别人没听过,觉得难缠的怪病,我越不怕。”
“跟患者的关系,也一直相处的很好。”
“甚至很多患者说:我一来你这,听到你说话,就觉得自己快好了,没事听你聊聊天,我的病就好了大半……”
“这平顶山行医期间,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当属前郑州##办公室主任洛##。当时我在给患者看病,有个小伙径直从外走来,大声问,谁是雷大夫,给我们首长看看病。我当时就噎他,列宁理发还排队呢,你首长多大官?”
“过一会看一个半瞎的人摸进来道歉,雷大夫冒犯了,年轻人说话没分寸,我就来看看病,我排队是应该的,就是我这个车是调度的,人闲车着急,所以才想插个队,望各位体谅。他坐下后什么都没说,我看了他的双眼后告诉他诊断:你这是外伤引起的视神经萎缩,对症你明天来排队,不对症你另谋高就。他什么都没说转身就走了。”
“当晚十点我回家,发现屋前蹲着个人,一看是他。他给我哭诉,说这些年各路求医治眼,不知道看过多少专家,没人能告诉他,他这看不清,是外伤导致的,唯独我能诊断他是外伤导致,一下觉得找对了大夫,要求我务必给他看好,又说自己混到这一步多不容易,每天好多工作行程都得他安排,不敢有任何松懈,要是大家知道他快瞎了,他的仕途也就结束了”……
就这样,他成了我诊所每天的第一个病人,治了很多次后,他能够正常看清报纸,可以一个人独立出行,就又回去工作了,听说后面还调到了省会升官了。
7
“我年轻那会经常被权贵找茬,前半生被折腾的起起落落好几回,以至至今我听到当G的,就有一种莫名反感,越是摆架子,我越不给他治。”
雷执信老师说到这里时,直起胸膛,一副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的模样。
大公鸡发现,这位水平高超的雷执信老师,当年还是有点牛脾气的。
“同时也无奈治病救人的善举,被扣上FEI法行医帽子,变成了一种出力不讨好的行为,各种受排挤,让我逐渐对行医之路心灰意冷。”
雷执信说。
“后来家里条件慢慢改善,孩子们觉得我这么大年龄每天看那么多病人太辛苦,正好呢,我孙子出生了,无人照看,家人便让我关掉了诊所。”
“因为我一辈子性格倔强,又被人排挤,中医又遭打压,对干这一行感到很憋屈,我的荣誉证书、各色锦旗数不胜数,就因为那会无心从医,便在随着诊所关张后一气之下,全给丢了。”
说到这里时,雷执信老人伸手抹了抹脸,抬头看着窗外,沉默不语,一脸怅然。
此时,屋里来了几个人,是雷执信老师所在诊所的物流公司工作人员,看得出来,他们对雷老尊敬有加。
大公鸡就话赶话的询问:“雷老师,你为什么会到这里来开诊所?这是一个现代化的物流企业,一个公司老板居然如此支持民间中医,太难得了!”
8
雷老也对该企业的支持感恩有加,他说:
“我重新出山,还是源于现在这家河南本土最大的物流企业,长通物流的董事长杨志萍的强烈要求。”
“记得是在年的时候,应几位友人邀请,我从老家来郑州玩,到一个保健部给朋友的亲戚看病。当时正好这位杨总也在这个保健部休息,听我们闲谈中得知我还会看眼疾,便询问视网膜脱落能不能治疗,我说如果没有做过手术,且视网膜没有完全剥落,就可以。若是信我,可以试试。”
雷执信老师回忆说。
“原来,杨总的母亲四年前视网膜脱落,只留下外眼角一点感光,老人不同意做手术,四年间跑遍全国各地,为此她苦恼不已。”
“后来发现,老人家非常的信中医,也因为这几年常年的各种治疗让其苦不堪言,一听说有人有把握能让她重见光明,立马迎我要去给她治疗。”
“我第一次扎完,她的视野就打开了一半,能够看到正前方的事物了,扎了三次便能全部看清,在她的要求下,又巩固了一次。至今没有再复发过。”
“后来,有一次我们闲聊,杨总母亲就好奇的问我,你凭什么靠一根针把视网膜能拨回原位?我笑道,用针只是一个手段,中医的治疗办法,就是用你自身的气血去调理、修复身体,我只不过是针对性的引导这些气血运行而已。”
“因为我们两同岁,老婆子便对我说,以后我闺女就是你闺女了,你要再出山多救几个人。我们已经把房子给你安排好了,吃住你都不用操心。以后你就在我闺女的这个企业的保健部上班,这里工人多,经常有扭伤擦伤的,你就先帮他们做日常保健。”
“就这样,我就在现在的郑州市长通物流的保健室里工作到现在。从开始只是对内保健,给员工及其亲戚朋友看看病。随着口耳相传,慢慢外面的患者越来越多,逐渐知道了,这个企业里还有个会扎针的老头。”
“每日来此治疗的患者人头不断,各种患者都有,医院没办法的怪病!”
“我现在仅以针灸作为治疗手段,虽擅长中医眼科,但是诸如妇科,耳鼻喉科等中医内科一些常见疾病,治疗效果也是有目共睹。”
9
雷执信说:“我始终相信,作为一个大夫,有没有本事,患者的口碑最有说服力,这也是我这辈子行医的立足之本。”
“我一生救人无数,深知传统中医就是扎根于民、服务于民的一项传统文化瑰宝。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都是守护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佑民利器。鉴于时代、历史原因,现在中医已经边缘化,很多传统中医几近失传,为此我感觉痛心疾首。”
此外,雷执信老师也谈到了此次疫情在中医的加持下力挽狂澜,让很多人又重新认识到了中医的价值。
“甚至很多年轻人也开始